中国老师体验美国课堂,中美教育大PK

文章 Alice 2017-07-22
# 青少年 教育

中国老师眼中的美国课堂,中美教育有哪些差异?这篇是全国特级教师,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老师魏勇的亲身经历。Alice将文章进行了编辑整理,还有一些自己的感想,不知道你是否同意呢?

TSNK12编辑Alice

美国教育:让孩子主动学,乐意学是首要的

魏勇在据说是新泽西州最好的公立学校,听了12节课,包括英语、法语、中文等各个方面,发现所有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:课堂效率低。体育课老师带领孩子玩得开心,没有落实体育技能教学;地理课课堂讨论热烈,但老师却没有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。以中国的课堂评价标准看,大多不合格。(Alice内心:在中国,老师哪敢那么任性,课堂效率是评价老师能力的标准,饭碗还要不要了?)

魏勇问: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呢?

美国老师回答:学生的动手参与和学习兴趣更重要。(Alice内心:理念很不错,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,家长可不答应,他们的宗旨是:高效的,能考高分的教学方法就是好方法,其他都是浮云。)

几天观摩下来,魏勇发现,美国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确实不遗余力,不惜牺牲了难度和落实程度,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却很高,教室和课堂成了学生喜欢的地方。(Alice内心:调动兴趣真的很重要,大学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这么普遍,不过是因为:玩手机很无聊,但老师讲课更无聊。)

美国教育:让学习具有持续性,学生能够成为终身学习者

短期看,知识越落实,学生的基本功越扎实,学业进步越快,中国孩子在出发阶段处于领先地位。

从长期看,美国学生会逐渐超过我们。从美国课堂走出来的学生,可能学习成绩不如我们,但他们不会考完后撕书、烧书;我们的孩子考试很出色,但考完后恨不得从此告别学习,基本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。高考让学习变得功利,保证知识和技能被大多数学生掌握和使用,但代价就是伤害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、想象力和创造力。(Alice:就是学得太多,学到吐的感觉,一直都是被动的学习,没有了考试的压力,学习好像就没有意义了。)

中国教育的困境:太过贪婪,什么都想要

既要基础扎实,又要培养创新力;既要教育均衡,又要培养杰出人才。(Alice:一边要减负,一边是升学压力--家长仰天哀叹:我们能怎么办?)

中国教育没有敢于放弃的勇气,更没有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整理清楚,从而,缺乏一个坚定不移、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。

以上,就是这位特级教师对中美教育差异的亲身探索与所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