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好三招,帮助孩子预防流感,享受春暖花开的季节

文章 Bruce 2018-03-15
# 青少年 健康

【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乏力、鼻塞、流涕、干咳、咽痛、恶心、食欲不振】这些都是流感的主要症状。流感潜伏期1~3日,发热一般持续3~4天。

孩子流感可引发急性喉炎、中耳炎、气管炎、支气管炎以及肺炎;中毒型流感则表现为高热、说胡话、昏迷、抽搐,严重的可导致死亡。

流感相对于普通感冒来讲,体温更高,持续时间更长,全身症状更重,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更高。

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,12岁以下和体质较弱的孩子是流感高发人群之一,更需要家长的关注,帮助孩子掌握预防流感的方法。

建议家长从“卫生习惯、增强体质和医疗预防”等三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。

卫生习惯

 

勤洗手:叮嘱孩子在饭前便后,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洗手后用吹手机吹干或用一次性纸巾擦干,不要用公用毛巾擦手。

教会孩子六部洗手的方法(30秒以上):1.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,相互揉搓;2.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,交换进行;3.掌心相对,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;4.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;5.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,交换进行;6.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。

常通风: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待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,应该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
要消毒:孩子的卧室用品、餐具、玩具、衣物等要经常清洁消毒,给孩子清洁安全的生活环境。

防接触:应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;外出时带口罩(N95型专用口罩),避免病毒通过口鼻进入体内;告诉孩子不用手摸眼睛,鼻子和嘴巴,避免病菌感染;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更换清洁的衣服,洗手后再接触孩子(特别是婴幼儿),为孩子树立好榜样;家中成人感染流感时,应避免近距离接触孩子,早发现早隔离。

吃熟食:当食物的整体温度达到70度以上能杀死流感病毒,所以不要给孩子吃生冷或怀疑变质的食物,不吃病死的家禽或动物,食用禽肉、蛋类时要彻底煮熟。

增强体质

注意保暖:春季天气忽冷忽热,气温变化快,家长要根据当天的气温为孩子增减衣物。但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,到了学校就忘了父母的叮嘱,往往是热了不知道脱衣服,或者脱衣后忘记冷的时候穿回去。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藏族服装的特点和好处,加强孩子的兴趣,学会春季穿衣的方法。

合理膳食:补充优质蛋白质(主要来源于奶类、蛋类、鱼虾类、瘦肉和大豆等);补充菌类食物(金针菇、蚝蘑、冬菇、香菇等菌类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大,比一般蔬菜、水果的含量要高。);补充多种维生素(如香蕉、橘子、猕猴桃、草莓等。)补锌(在微量元素中,锌和免疫功能关系密切。锌具有杀菌作用,可提高免疫力。)

加强锻炼:让孩子适当运动,增强体质,提高身体免疫力能更有效的预防流感。特别是刚刚结束寒假的孩子们,饮食和作息需要调整,孩子们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学校来一起上课生活,容易造成交叉感染,一旦出现流感疫情,传播速度相当快。

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的运动,督促孩子每天锻炼30-60分钟。如果家长需要专业的指导,欢迎您将孩子的性别、年龄、身高、坐高、体重等信息和您的需求发送邮件至win@tsnk12.com的邮箱,TSNK12青少年体适能训练中心会及时回复邮件,为您提供建议。

医疗预防

接种疫苗: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。对孩子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,可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。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、在医务工作者指导下为孩子接种疫苗。

及时就医:一旦发现流感症状,应当及时就医,不要拖延,避免贻误最佳治疗时间或扩大病情。

万物复苏,春意盎然。

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,让孩子远离流感,健康成长。

看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章

请长按下方二维码

关注TSNK12